该组织不久前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粮农组织农村生计信息系统覆盖的大多数国家,35岁以下的年轻人约占农业粮食体系从业人员总数的一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观念、知行合一的实践哲学等,这些思想观念、价值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高度契合性。唐代僧人玄奘西行求法,往返17年,带回佛教经典600多部,并积极进行翻译传播。
中华文化自古就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佛教在中国长期演化,儒释道三教合流,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深刻影响。这样的心态彰显着宽广视野、博大境界。古代不少统治者也都看到,国家之间合作交往远比征伐战争更有利于稳定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深刻把握这种契合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用真理力量激活古老文明,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大精深 历久弥新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专题深思)冯颜利兼收并蓄是一种智慧。所以,如果有人竟想把美国的自由制度强加给中国人,那么,这难道是可能的吗?马克思主义作为原则或者是原理,具有普遍性。
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不仅概括了我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一系列发展进程,而且高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一方面能够展开的广阔的创造空间。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我们的历史性行程中被开启、被复活并且被重建的。这对于今天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特别重要的。换句话说,原先地域性的历史和民族性的历史,都成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
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就不可能具有真正的现实性,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会面临许多障碍和挫折。中国式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有什么样的联系?这种联系在整个历史性的进程中具有怎样的意义?今天的演讲,我就围绕上述问题和大家作一些交流。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时很多德国人都主张应该走法国的道路,或者是英国的道路。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讲,我们要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认识到它和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有关,而且要了解它正在开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第二,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占有现代文明的成果,而且要在占有现代文明成果的过程中,扬弃现代性本身。
而这个历史进程正在开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这一实践所要求的发展,不仅打开了传统本身所固有的锁闭形态,而且为这一传统的取舍和光大创造了条件并制定了基本方向。任何一个民族只要不想被灭亡,就不能不被卷入到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当然引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是非常重要的贡献,但是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建立起本质联系的不是抽象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马克思主义,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它所承担的新的文化使命。从实践上来讲,中国式现代化的展开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展开过程。
在更高层面上,可以把这三重意义概括为世界历史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意味着我们要通过完成现代化的任务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一个非常重要也是大家特别关注的提法,就是中国式现代化。而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性实践则为中国文化传统的接续提供了现实的前提。所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无论是社会革命还是建设,具有本质联系的不是抽象的马克思主义,而是与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相联系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任务尽管看起来是普遍的,但是现代化任务的展开和实现却必然要根据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来具体化。而俄国农村公社是独一无二的,根本不可能采用英国的租佃方式来使它摆脱困境。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科学哲学和比较哲学。
在他看来,德国必须进入到现代化的进程当中,但是德国道路只有根据它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来具体化,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但是如何来理解这种普遍性?我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自黑格尔和马克思以来对普遍性的理解,那就是必须根据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来具体化。
很多国家都需要现代化,但是和马克思主义好像也没有什么关系。应该承认,这批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作出过贡献的。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讲到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不是随便说说的,更不是一个修饰性的说法,它所阐述的是实际正在发生的事情。
但是即便如此,黑格尔也曾批评拿破仑,因为拿破仑想要把法国的自由制度强加给西班牙,结果失败了。著有《思入时代的深处》《形而上学的没落》《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科学与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概念》等。传统不是纯粹的过去,而是依然活在当下的过去。黑格尔说世界历史中有一种个人叫世界历史个人,这种个人几乎就站在历史发展的顶峰。
原先的历史是地域性的历史和民族性的历史,但是现代性的权力开辟出了世界历史。所以,与中国的历史性实践、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建立起本质联系的,不是抽象的马克思主义,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或者换句话说,只要这个马克思主义还停留在抽象的普遍性上,不根据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来具体化,那这种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的历史进程就没有本质的联系。
在黑格尔眼中,拿破仑就是世界历史个人,他甚至把拿破仑称为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精神。黑格尔说过,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是具体的,真正的普遍性绝不是抽象的普遍性,而是能够深入到具体中,并且把握具体的普遍性。
原先,我们对传统的理解都太过狭隘和片面,仅仅把它作为一个纯粹消极的东西,是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将之抛弃或阻断的东西。现代化任务是普遍的,但其现实的展开却是具体的先来谈一下中国式现代化。
这一使命不是返回纯粹的过往,而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不是纯粹的过去,而是依然活在当下的过去最后,我想强调一点,由于我们的现代化任务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历史环境和文化传统中来执行的,所以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个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标志,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马克思主义建立起本质的联系。【思想者小传】吴晓明,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哲学学院教授、博导,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所以任何一种新的文明,必须占有前一阶段的文明成果。资本作为最重要的现代性的根据,其自然和自发的趋势一定是贫富分化,而不是共同富裕。
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国家是英国和法国,特别是在社会革命方面,毫无疑问最先进的是法国。也许有人会问,在先发的那些资本主义国家,他们进行现代化的时候,与马克思主义并没有什么关系。
我跟我的学生说,对于这件事可以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法国和西班牙有多大的差别?这个差别很小,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几乎没有差别,它们都属于欧洲,都属于广义的基督教世界。在这里,我可以举两个例子。
评论留言